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病情诊断 > 病例故事原醛症延误诊断8年的教训

病例故事原醛症延误诊断8年的教训



见过原醛症延误诊断,有没有见过延误长达8年的原醛患者?这个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拭目以待,借鉴到日常工作中去。

病例介绍

本文患者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今年44岁,但却是一位资深的高血压患者。这要从8年前说起,当时小刘36岁,可谓风华正茂,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高达/mmHg,但没有头晕,头痛等不适,就没有在意。医院就诊,诊断为高血压,间断服用降压零号。4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夜尿增多,每晚4~5次,当年体检时发现尿蛋白阳性,血压/mmHg。他当时处在创业期,工作很忙,压力很大,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身体出了问题,但还是没有太在意,医院就诊。当时经常熬夜,偶尔测血压~mmHg/~mmHg,没有重视。2年前,患者又开始出现双下肢、眼睑及颜面水肿,怀着医院。当时查尿蛋白定量5.2g/d,肾功能正常,血白蛋白40g/L,行肾穿刺诊断为肥胖相关性肾病、高血压病。予福辛普利钠10mgBid、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Bid、氯沙坦mgQd及托拉塞米10mgQd治疗。之后,他感觉血压比以前好多了(血压波动在~mmHg/90~mmHg),水肿也消失了,他很知足,未进一步检查治疗。3个月前,患者感到四肢乏力,又来我院就诊。查血钾2.7mmol/l,门诊医生怀疑低血钾与托拉塞米有关,于是停用托拉塞米,并予补钾治疗。近2个月监测血钾在2.5mmol/l~3.5mmol/l。之后,仍有间断乏力症状,为明确诊断收入我院。行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发现血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显著升高。改用螺内酯+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治疗。低血钾很快得到纠正,血压控制在/90mmHg左右。之后,转至泌尿外科行左肾上腺腺瘤切除术,术后仅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Qd、厄贝沙坦mgBid治疗,血压控制良好,监测血钾持续正常,尿蛋白1~2g/d。教训一:

患者初次就诊时36岁,体检血压高达/mmHg,达到JNC3期,虽然有高血压病家族史,但却忽略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

提示,对于年轻患者,如果血压重度升高,需要筛查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教训二:

该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4种降压药,血压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

提示,对于难治性高血压,临床医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教训三:

该患者的间断乏力症状一度误认为与糖尿病相关(3年前曾于外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餐后血糖13mmol/L),最终发现低钾血症才考虑继发性高血压。

相关知识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定义:肾上腺性继发性高血压的最常见类型,是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所致,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及高血浆醛固酮水平为特征。继发性高血压中约占15%~20%,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10%,我国难治性高血压中的患病率为7.1%。

临床表现:高血压、低血钾。高血压是最常见、最早表现;低血钾表现为自发性,肾性失钾。

原醛症的筛查

以下情况需要怀疑原醛症并进行筛查试验:①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JNC)标准中的I期高血压(~/~mmHg)和II期高血压(大于/mmHg)或药物抵抗高血压;②高血压合并自发性或利尿剂诱导的低血钾者;③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者;④有早发高血压家族史者;⑤年轻(小于40岁)时即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高血压患者;⑥原醛症一级亲属中的高血压患者。

本文医院谢超医生汇报病例改编而成。

专家简介谢超

谢超,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及肾上腺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郭淑娟┆美编柴明霞┆制版王柳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







































重庆治疗白癜风医院
重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jgw.com/bqzd/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