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相关医院 > 读书笔记低钾型周期性瘫痪附补钾绝
读书笔记低钾型周期性瘫痪附补钾绝
周期性瘫痪是一组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为特征的肌病,与钾的代谢有关。临床上以低钾型最多见,其特点为发作性肌无力、发病是血清钾离子降低、补钾后肢体瘫痪症状迅速缓解。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散发性的疾病,我国以散发多见。
临床表现
1.常于饱餐后夜间或清晨起床时发现肢体对称性不同程度的无力或完全瘫痪,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瘫痪时肢体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可伴随有肢体酸胀、针刺感。
3.常见诱因包括:饱餐、疲劳、饮酒、寒冷、精神刺激等。
*4.少数严重病例可发生呼吸机麻痹、尿便潴留、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诊断
突然发病、无脑神经损害、无意识障碍或感觉障碍、数小时或1日内症状达到高峰、发病时血钾价3.5mmol/L、给以补钾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
据此特点可做出诊断。
补钾绝招
正常人血清钾离子浓度为3.5-5.5mmol/L之间。当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时则表示有低钾。血钾为3.0-3.5mmol/L为轻度,2.5-3.0mmol/L为中度,2.5mmol/L以下为重度低钾血症。
初级阶段——口服补钾
口服补钾是直接、最安全且简单易行,在肠道吸收率可达90%。一般来说对于轻型低钾血症的患者,预防性用药都可以选择口服补钾。
但口服补钾也有不足之处:对消化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服用后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消化性溃疡及出血。所以也需要注意患者有无胃肠道反应的病史。
用法
1.可选择枸橼酸钾,温开水冲服,每次1-2包,3次/日。
2.氯化钾缓释片1g口服,3次/日。氯化钾缓释片能够明显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并且使钾缓慢释放以稳定血钾浓度,避免高钾血症。
3.10%氯化钾注射液10-20ml配以牛奶、果汁,温水稀释后口服,3次/日。但原则上不推荐注射液口服,以免造成剂型的浪费。且以上药物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除了药物补钾外,患者也建议多食用一些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无花果、土豆等。
中级阶段——静脉补钾
口服补钾掌握了,接下来就可以进入补钾的中级阶段:静脉补钾,可及时快速纠正低钾血症、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静脉补钾需同时加大补液量,这可能会增加心脏负荷,且由于药物刺激性,可能导致静脉炎及疼痛的发生。
用法
15ml10%氯化钾注射液+GS/NSml,静脉滴注。
先用NS,如血钾已基本正常,则用GS,这可有助于预防高钾血症。「千分之三记心间」即静脉滴注时,氯化钾的浓度不宜超过0.3%,这是由于心跳骤停与单位时间内流经心脏钾离子浓度成正相关。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是氯化钾的浓度而不是钾离子浓度,在临床应用时,一般ml液体中最多加入15ml10%KCl即可。
高级阶段——输液泵补钾
微泵静脉补钾速度均匀,药量准确,能保持最佳有效血药浓度,同时可以减少补液量。说到补液量,一定想到心功能不全。所以这种方法是抢救心功能不全,合并严重低钾血症的最佳途径。但缺点是引起高钾血症风险最大,随之的注意事项也较多。其中一个大家都疏忽的地方是,一定要注意选择质量好点的输液泵,否则万一一下泵入过多氯化钾,可引起心脏骤停。
用法
输液泵补钾的方法也分为三个级别:
第一级:10%KCl15ml微量泵加入35ml液体,小于8ml/h,优点安全,大静脉即可,补液量小,但补钾量不多。
第二级:药物配置和用量同第一级不变,泵入速度提升为8-20ml/h,相对还是比较安全。同时提高了补钾速度,但对血管的刺激性加大,故一般需要中心静脉,必要时心电监护。
第三级:10%KCl30ml微量泵加入20ml液体,10-50ml/h泵入。需要注意的是,这时氯化钾已达到0.74g/h-3g/h(极量),必须进行心电监护,每小时测血气,每小时测电解质,准备相关抢救药品备用。
补钾界的终极秘籍
没错,其实还有最后一个级别,这也是本篇文章的最终秘籍(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哦!)
其实就是10%KCl原液经中心静脉手工缓慢推注。这时除了需要心电监护、除颤器、抢救药品保驾以外,还需要极强心理素质和奉献精神。历史上成功的人屈指可数,而如果能达到这个级别,可谓是补钾界的武林至尊,基本就可以流芳于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