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相关医院 > 有种运动后痛,它叫横纹肌溶解症
有种运动后痛,它叫横纹肌溶解症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故事主人公,是一个18岁高考刚结束的小伙子,高高瘦瘦的,因“双下肢肌肉疼痛3天,酱油色尿1天”于年6月14日入院。
病史很简单,患者于年6月11日晚于健身房骑健身单车20分钟后出现双下肢酸痛、乏力,无下肢软瘫,无行走困难,无发热及腰背部疼痛,休息后骑电动车返回家中。12日晚患者自觉双下肢肌肉疼痛明显,服用“芬必得1片po”,疼痛缓解不明显。13日下午患者小便出现酱油色,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
查体:T36.9℃P98次/分R20次/分BP/85mmHg,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下肢肌肉压痛,双上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因肌肉疼痛无法检查肌力、肌张力,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膝腱反射(++),双巴氏征阴性,克氏征、布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红细胞沉降率3mm/h,肌酸激酶U/L,肌酸酶同工酶U/L,乳酸脱氢酶u/l,α-羟丁酸脱氢酶U/L,尿素3.5mmol/L,肌酐68umol/L,尿素氮/肌酐0.05null谷丙转氨酶U/L,谷草转氨酶U/L,总胆红素36.5umol/L,直接胆红素10umol/L,间接胆红素26.5umol/L,尿常规:尿潜血+3,蛋白质+2;右下肢肌肉MRI示双侧大腿肌肉弥漫性肿胀,结合病史,考虑横纹肌溶解症
诊断: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EIR)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是什么东东
它是指剧烈运动后横纹肌损伤、肌纤维崩解断裂,导致肌红蛋白等肌细胞内容物释放入血,表现为肌肉疼痛肿胀,深色尿,乏力,血中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显著升高,严重可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室筋膜综合征,严重可发生DIC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哪些人容易罹患该病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更多的发生在平常少锻炼而突然长时间剧烈运动的年轻人身上,因此进行体育锻炼要注意循序渐进,大运动量前应调整好身体状态,并事先进行适应性训练。提倡多项目交叉训练,注意水分、电解质的补充,一旦出现肌肉剧烈疼痛,尿色酱色,需警惕及时就医。
大家看到后,会不会暗自担心了,放心吧,它不是那么轻易就缠身的。首先介绍个“重复运动效应”,研究发现,在首次运动后,离心收缩会对肌肉产生较为严重的损伤,在一周,甚至半年后,再次同样强度的运动,产生的肌肉损伤就非常轻微了,和肌肉的适应性有关,所以几乎只有很久不运动,一次运动强度巨大的情况才会的横纹肌溶解症,对于经常运动的人来说,罹患该病的可能性不大。
横纹肌溶解症其他原因
横纹肌溶解症(RM)除运动引起外,尚有其他多种原因:
1.药物:药物是最常见的原因,已报道的药物有余种,包括降脂药、精神类药物、抗炎药物、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镇静催眠药等;
2.中毒:酒精中毒、毒素中毒(蛇毒、蜂蜇)、严重CO中毒、有机磷农药、食用菌类等;
3.感染:病毒、细菌感染等;
4.体温过高:中暑、NMS和恶心高热等;
5.肌肉缺血:全身原因如低血压休克,局部原因如血管受压迫,骨筋膜综合征等;
6.电解质及内分泌紊乱: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磷血脂,尤其是高钠血症等,更易引起RM,另外甲减或甲亢,糖尿病酮症等都可引起RM;
7.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
8.其他原因:遗传原因及部分病因不清的特发性RM。
治疗及预后
主要包括去除诱因,给予积极的液体复苏,去除病因和并发症的防治,该患者入院立即给予大量输注液体,水化,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降酶,卧床休息对症治疗,第二日尿色变为淡黄色,肌酸激酶及转氨酶逐渐下降,肌痛症状消失,好转出院。
感悟:需重视国人体质问题
一个1米八的青少年,骑20分钟单车就造成横纹肌溶解,不得不有更深的思考。从年开始,我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我国青少年体质呈持续下降,最近一次调查,中国学生肥胖率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男生是“胖墩”,北师大毛振明院长概括为“硬、软、笨”,即关节硬、肌肉软、动作笨。英国丘吉尔二战后,一句名言“没有什么投资比得上向儿童提供牛奶重要”,美国上世纪50年代的“三杯奶运动”,日本造就了“一杯牛奶改进一代人体质”的奇迹,印度上世纪80年代的“白色革命”,强烈呼吁政府重视奥运金牌的同时,进一步重视青少年的国民体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