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相关医院 > 检验案例奇怪的检验结果
检验案例奇怪的检验结果
桂万羊安徽铜医院
我值夜班,22点刚过,普外科送来了一急诊患者多份标本,分别做生化、凝血和血常规检查。作为一医院,我们科里配备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和半自动血凝仪等仪器,并且24小时待机,可做到样本随到随测。项目多倒没什么,主要是检测的结果令我惊讶,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解释。结果详见表4-4-30-5和表4-4-30-2。
表4-4-30-1患者生化检验结果
表4-4-30-2患者血常规检验和凝血检验结果
患者为女性,70岁,因腹痛夜间急诊住院,考虑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在这份检查结果中有很多地方无法解释。
现对各检验结果逐一进行分析:①血常规结果分析:Hb58g/L、Hct0.18,提示患者有重度贫血;WBC5.4×/L,中性粒细胞89.6%,提示有感染,考虑到患者为70岁的老年人,白细胞应激反应迟缓,可以解释,且PLT为×/L,与临床符合。②从凝血结果考虑患者凝血功能存在明显异常。③生化结果提示患者有高血糖、高钠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蛋白血症。
患者以腹痛入院,但血钙检查结果仅为0.47mmol/L,难道以前还有其他一系列代谢疾病?而且,考虑为胆石症,而总胆汁酸(TBA)结果为0,这种情况应该说是极少见的。
结合样本检测结果的高血钠、低血钾、高血糖情况,我怀疑患者是在输液过程中采血,而且同时输注了葡萄糖水和生理盐水。于是,我电话联系值班护士,询问患者采血时是否正在输液?患者有没有糖尿病史?护士的回答是患者刚入院,还没有进行输液。
我纳闷了,于是对该标本进行重复检查,且将质控品同时进行检测,结果无变化。当即,我又联系临床医生,告诉他这个患者的结果没办法解释,且红细胞极低,我考虑是输液样本,如果可行的话,请重抽血复查。
结果,医生说患者入院前在门诊输了3小时液体,现在情况还好,这份结果不符合临床的话报告就不要了,明晨重抽血检查。
第二天清晨6点,护士重新抽血送来复检,凝血结果正常,血常规提示有感染,无贫血;生化结果提示血糖正常,肾功能正常,无高钠、低钙血症,电解质仅轻度低血钾,肝功能结果TBAμmol/L,ALPU/L,GGTU/L,胆红素轻度升高,与胆石症的临床诊断符合。
1.这是一例典型的临床输液后采血事例,医院都发生过类似的情况。虽然这件事情最终以检验科同志及时和临床医护交流,使不符合临床的检验结果没有进入病历,但并不是每一个检验人员都能够处理得了的,倘若以后再发生类似的情况呢?从这件事例中,我们认为,检验人员适当地掌握一些临床知识,能够合理地分析检验结果,这是必要的。另外,检验结果一定要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2.在这件事情的整个过程中,如果说要追究责任,我们不能用谁对谁错来进行简单的判断。整个流程中,医生对入院患者处理下了医嘱,护士按要求执行了医嘱,而检验科也按要求对患者样本进行了及时的检测,且检测的结果均正确(质控没有问题)。单从临床诊疗程序上分析,三方都没有明显的错误,但是结果却在意料之外,与临床不符。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归根结底,事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医、检、护三方缺少交流而引起的。首先,医生按规定下完医嘱,却没有告诉护士患者当时的情况,也没有嘱咐护士何时采血,只要是医嘱,都是急诊处理。且由于现在医疗环境的原因,常常患者一入院,医生就开了一堆检查。护士仅是医嘱执行人,医生说什么,护士干什么,很少考虑患者的当时状况。而检验科独立于临床之外,不能和患者直接交流,很难了解患者情况。因而出现了本例输液后采血送检的情况。
可以说,加强医、检、护的交流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做好这三个部门的交流,才能使检验结果反馈到临床后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院,检验人员定期对临床护士进行有关采血知识的培训,这医院检验科借鉴。
3.合格的样本是检验科为临床提供准确报告的前提。合理的样本采集时间应该是什么时候呢?对于普通样本,教科书中建议在空腹6~12小时后采样,并尽可能在给药前和停药后采样,以避免药物和饮食等方面的影响;对于急诊样本或输液中需要进行即时监测的项目,尤其是输入的液体中含有被检成分的项目,如蛋白质、电解质等,一般推荐最早在输液结束1小时后采血,还要遵循在输液对侧胳膊采血的原则。
当然,检验项目繁多,每个项目的影响因素不同,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开具的化验单具有完整性,应当为检验人员提供患者的初步诊断(是可疑诊断,排除诊断还是确定诊断)或者药物使用情况,甚至有些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等。这样,检验人员才能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服务。
医院检验报告制度的规范化,医院实行了危急值报告制度。这样能及时将明显异常结果向临床报告,和临床进行积极地交流,相信这样的报告方式能够更好地加强医、检、护之间的交流,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对于临床急诊,应该遵循“先采血后输液”的原则,以便检验结果能准确地反映患者实际情况。医、检、护知识互通、加强交流尤为重要!
本文已被《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案例分析例》收录,主编:顾兵郑明华陈兴国,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即将再版,欢迎按照本文格式进行投稿,审核通过后即列入本书参编人员。联系人:顾兵,邮箱:gb31129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