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疾病体现 > 洗胃技术操作并发症
洗胃技术操作并发症
(一)急性胃扩张
1.发生原因
⑴洗胃管孔被食物残渣堵塞,造成活瓣作用,使洗胃液体只进不出,多灌少排,进液量明显大于出液量,导致急性胃扩张。
⑵患者精神紧张、疲惫或意识障碍,反复洗胃造成大量溶液潴留在胃内。
⑶洗胃过程中未及时添加洗胃液,药液吸空或药管吸头一部分甚至全部浮出药液面,使空气吸入胃内,造成急性胃扩张。
2.临床表现
腹部高度膨胀,呕吐反射消失,洗胃液吸出困难。
3.预防及处理
⑴遇餐后中毒,洗胃前应先刺激咽喉部,加速催吐,以防食物阻塞胃管。
⑵对昏迷病人。小剂量灌洗更为安全可靠。
⑶洗胃过程中,保持灌入液量与抽出液量平衡。当抽吸无液体流出时,及时判断是胃管阻塞还是胃内液体抽空。如属前者,可上下移动或转动胃管,做适当调整;应用电动吸引法或自动洗胃机洗胃则关掉“自控”,打开“手冲”~“手吸”,反复几次,直至液体流出通畅。如系胃内液体抽空,及时换档,由“手吸”改为“手冲”。并严格记录出入洗胃液量。
⑷洗胃前备好足量药液,以防洗胃过程中因药液不足导致空气吸入胃内。
⑸正确掌握手术切开洗胃指征,对呕吐反射减弱或消失的昏迷病人,洗胃过程中只能灌入不能抽出者,应立即请外科会诊切开洗胃。
⑹洗胃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瞳孔、呼吸、血压及上腹部是否膨隆等。
⑺对于已发生急性胃扩张的患者,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将头偏向一侧,并查找原因对症处理。如因洗胃管孔被食物残渣堵塞引起,立即更管重新插入将胃内容物吸出;如为洗胃过程中空气吸入胃内引起,则应用负压吸引将空气吸出等处理。
(二)上消化道出血
1.发生原因
⑴插管创伤。
⑵有慢性胃病经毒物刺激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
⑶病人剧烈呕吐造成食道黏膜撕裂。
⑷当胃内容物基本吸、排尽后,胃腔缩小,胃前后壁互相贴近,使胃管直接吸附于局部胃黏膜,极易因洗胃机的抽吸造成胃黏膜破损和脱落而引起胃出血。
⑸烦躁、不合作的患者,强行插管引起食道、胃黏膜出血。
2.临床表现
洗出液呈淡红色或鲜红色,清醒病人主诉胃部不适、胃痛,严重者脉搏细弱、四肢冰凉、血压下降、呕咀、黑便等。
3.预防及处理
⑴插管动作要轻柔,快捷;插管深度要适宜,成人距门齿50cm左右。
⑵做好心理疏导,尽可能消除病人过度紧张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必要时加用适当镇静剂。
⑶抽吸胃内液时负压适度,洗胃机控制在正压0.04MPa,负压0.03MPa。对昏迷、年长者应选用小胃管、小液量、低压力抽吸(0.01~0.02MPa)。
⑷如发现吸出液混有血液应暂停洗胃,经胃管灌注胃黏膜保护剂、制酸剂和止血药,严重者立即拔出胃管,肌注镇静剂,用生理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8mg口服,静脉滴注止血药。
⑸大量出血时应及时输血,以补充血容量。
(三)窒息
1.发生原因
⑴清醒病人可因胃管或洗胃液的刺激引起呕吐反射,昏迷病人因误吸而窒息。
⑵口服毒物对咽喉部的刺激损伤造成喉头水肿.尤其是严重有机磷中毒的病人,有机磷毒物引起的毒蕈碱样症状主要表现为平滑肌痉挛及腺体分泌亢进,气道分泌物增多,流涎,易导致呼吸道阻塞,造成呼吸困难缺氧。
⑶胃管的位置判断错误,洗胃液误入气管引起窒息。
2.临床表现
躁动不安、呼吸困难、紫绀、呛咳、严重者可致心跳骤停。
3.预防及处理
⑴插管前在胃管上涂一层液体石蜡,以减少对喉头的摩擦和刺激。
⑵患者取侧卧位,及时清除口腔及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⑶培训医务人员熟练掌握胃管置入技术,严格按照证实胃管在胃内的三种方法(①用注射器抽取胃内容物,用试纸检查呈酸性。②用注射器快速注入10~20ml空气.同时用听诊器在胃区听到气过水声。③置管末端于水中,看到无气泡逸出。)进行检查,确认胃管在胃内后,方可进行洗胃操作。
⑷备好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呼吸机、心脏起搏等装置和设备。如发生窒息.立即停止洗胃,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及必要的措施。
(四)咽喉、食管黏膜损伤、水肿
1.发生原因
患者在插管过程中不合作,反复拔出后强行插管,致使咽部及食管黏膜损伤。
2.临床表现
口腔内可见血性分泌物,洗胃后1天诉咽喉疼痛,吞咽困难。
3.预防及处理
⑴清醒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其配合。
⑵合理、正确使用开口器,操作必须轻柔,严禁动作粗暴。
⑶咽喉部黏膜损伤者,可予消炎药物雾化吸入;食管黏膜损伤者可适当使用制酸剂及黏膜保护剂。
(五)吸人性肺炎
1.发生原因
轻中度昏迷患者,因意识不清,洗胃不合作,洗胃液大量注入未被吸出,引起反射性呕吐,洗胃液被吸入呼吸道;或拔除胃管时没有捏紧胃管末端,而使胃管内液体流入气管内导致吸入性肺炎。
2.临床表现
病人表现为呛咳,肺部听诊湿哕音和水泡音。
3.预防及处理
⑴洗胃时采用左侧卧位,头稍低偏向一侧。
⑵烦躁病人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⑶昏迷病人洗胃前行气管插管,将气囊充气,可避免胃液吸入呼吸道。
⑷洗胃过程中,保持灌入液量与抽出液量平衡,严密观察并记录洗胃出入液量。
⑸一旦有误吸,立即停止洗胃,取头低右侧卧位,吸出气道内吸入物,气管切开者可经气管套管内吸引。
⑹洗胃毕,协助病人多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有肺部感染迹象者及时应用抗生素。
(六)低钾血症
1.发生原因
洗胃液量大、时间长,使胃液大量丢失,K+、Na+被排出,同时因脱水治疗及应用激素和输入过多葡萄糖等,可引起和加重低血钾。
2.临床表现
低血钾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神志淡漠和低钾血症的心电图改变,如T波低平或倒置,S—T段降低,Q—T时间延长,U波出现等表现。
3.预防及处理
⑴可选用生理盐水洗胃。
⑵洗胃后常规检查血清电解质,及时补充钾、钠等。
(七)急性水中毒
临床上把脑细胞水肿、肺水肿、心肌细胞水肿统称为水中毒。
1.发生原因
⑴洗胃时,食物残渣堵塞胃管,洗胃液不易抽出,多灌少排,导致胃内水贮存,压力增高,洗胃液进入肠内吸收,超过肾脏排泄能力,血液稀释,渗透压下降,从而引起水中毒。
⑵洗胃导致失钠、水分过多进入体内,使机体水盐比例失调,发生水中毒。
⑶洗胃时间过长,增加了水的吸收量。
2.临床表现
早期患者出现烦躁,神志由清楚转为嗜睡,重者出现球结膜水肿,呼吸困难,癫痫样抽搐、昏迷。肺水肿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表现。
3.预防及处理
⑴选用粗胃管,对洗胃液量大的患者常规使用脱水剂、利尿荆。
⑵对昏迷患者用小剂量灌洗更为安全。洗胃时每次灌注液限为ml~ml,并保持灌洗出入量平衡。
⑶洗胃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瞳孔、呼吸、血压及上腹部是否饱胀等。对洗胃时间相对较长者,应在洗胃过程中常规查血电解质。并随时观察有无眼球结膜水肿及病情变化等,以便及时处理。
⑷在为急性中毒患者洗胃时,如相应的洗胃液不容易取得。最好先用ml~1ml温清水洗胃后,再换为0.9%~1%的温盐水洗胃至清亮无味为止,避免造成低渗体质致水中毒。
⑸一旦出现水中毒应及时处理,轻者经禁水可自行恢复,重者立即给予3%~5%的高渗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以及时纠正机体的低渗状态。
⑹如已出现脑水肿,及时应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纠正。
⑺出现抽搐、昏迷者,立即用开口器、舌钳(纱布包缠)保护舌头,同时加用镇静药,加大吸氧流量,并应用床栏保护病人,防止坠床。
⑻肺水肿严重、出现呼吸衰竭者,及时行气管插管,给予人工通气。
(八)胃肠道感染
1.发生原因
洗胃物品、水不洁引起。
2.临床表现
洗胃后1天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热。
3.预防及处理
⑴选用无菌胃管.避免细菌污染洗胃用物及洗胃液。
⑵发生胃肠炎后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九)虚脱及寒冷反应
1.发生原因
洗胃过程中病人恐惧、躁动不安、恶心、呕吐,机械性刺激迷走神经,张力亢进,心动过缓加之保温不好,洗胃液过凉等因素造成。
2.临床表现
病人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凋身皮肤湿冷、寒战、脉搏细弱。
3.预防及处理
⑴清醒病人洗胃前做好心理疏导,尽可能消除病人紧张恐惧的情绪,以取得合作,必要时加用适当镇静剂。
⑵注意给病人保暖,及时更换浸湿衣物。
⑶洗胃液温度应控制在25~38°C之间。
(十)顽固性呃逆
1.发生原因
洗胃液温度过低刺激膈神经;胃部反复机械性冲吸影响膈肌功能。
2.临床表现
喉间呃呃连声,持续不断,声短而频频发作,令人不能自制。轻者数分钟或数小时.重者昼夜发作不停,严重影响病人的呼吸、休息、睡眠。
3.预防及处理
⑴洗胃液温度要适宜,以25~38°C为宜。
⑵一旦发生呃逆,轮流拇指重按患者攒竹穴,每侧一分钟,多能缓解,或舌下含服心痛定10mg。
⑶如上述措施仍不能缓解,可用盐酸氯丙嗪25~50mg肌注。
(十一)胃穿孔
1.发生原因
⑴多见于误食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而洗胃者。
⑵病人息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并发食道静脉曲张等洗胃禁忌证者。
⑶洗胃管堵塞出入量不平衡,短时间内急性胃扩张。继续灌入液体。导致胃壁过度膨胀.造成破裂。
⑷医务人员操作不慎,大量气体被吸入胃内致胃破裂。
2.临床表现
腹部隆起,剧烈疼痛。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脸色苍白.脉细速。腹部平片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腹部B超检查可见腹腔有积液。
3.预防及处理
⑴误服腐蚀性化学品者,禁止洗胃。
⑵加强培训医务人员洗胃操作技术,洗胃过程中,保持灌入与抽出量平衡,严格记录出入洗胃液量。
⑶洗胃前详细询问病史,有洗胃禁忌证者,一般不予洗胃。有消化道溃疡病史但不处于活动期者洗胃液应相对减少,一般ml/次左右.避免穿孔。
⑷电动洗胃机洗胃时压力不宜过大,应保持在mmHg左右。
⑸洗胃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瞳孔、呼吸、血压及上腹部是否饱胀,有无烦躁不安、腹痛等。
⑹胃穿孔者立即行手术治疗。
(十二)中毒加剧
1.发生原因
⑴洗胃液选用不当,如敌百虫中毒者,应用碱性洗胃液,使敌百虫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
⑵洗胃液灌入过多,造成急性胃扩张,增加胃内压力,促进毒物吸收。
⑶洗胃液过热,易烫伤食道、胃黏膜或使血管扩张,促进毒物吸收。
2.临床表现
清醒患者意识可逐渐变模糊,昏迷患者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3.预防及处理
⑴毒物的理化性质不明者,选用温清水洗胃。
⑵洗胃时先抽吸胃内浓缩的毒物后再灌注洗胃液,避免毒物被稀释后进入肠道内吸收。
⑶保持灌入与抽出量平衡,严格记录出入洗胃液量。
姘戦棿鍋忔柟娌荤櫧鐧滈鍝噷鐪嬬櫧鐧滈鏈涓撲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