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疾病体现 > 养猪微讲堂母猪分娩过程中输液注意事
养猪微讲堂母猪分娩过程中输液注意事
点击“小喇叭”开关
hi大家好,我是老张,天气热了,在母猪下小猪时,咱们很多朋友愿意给母猪输液。这样既能避免母猪出现脱力产程过长,也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消炎作用。但是咱输液时有不少事需要咱们注意,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
第一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才给猪输液?
一般来说,猪机体水盐代谢不平衡,因缺水或电解质不平衡而发生紊乱的现象,当超过自身的调节能力时,有可能出现猪只死亡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及时的给猪输液。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输液要分先后?
可能很多朋友并不了解,输液“先盐后糖”原则
在发生严重腹泻、大出汗、急性失血、分娩应激呼吸急促或严重热应激等情况下,机体自我调节为了保水启动“保钠排钾”机制,这时机体往往处于缺钾状态。低钾时不宜补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所以要坚持“先盐后糖”的输液原则。
第三、“先晶后胶”原则
输液用的液体分为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
母猪分娩时,先输晶体溶液是必须的,它能迅速扩充血容量,同时会降低血液的粘滞性,降低血流阻力,加快血液的运行速度,有利于血液循环,确保分娩母猪脑部的供血充足,防止脑部急性缺血性休克死亡。咱们常用的生理盐水、葡萄糖水都属于晶体溶液。
第四、“先快后慢”
在母猪分娩时坚持“先快后慢”的输液原则,先快速输液,建议用80-ml/min的速度输完1/3-1/2的输液量,以使病理状态迅速恢复、疲劳快速缓解或抢救濒临死亡的猪;再慢速输液,以20-30ml/min的速度输入其余量。
第五、“宁酸勿碱”原则
母猪分娩过程中呼吸非常急促,二氧化碳排出太多,容易形成呼吸性碱中毒;母猪在分娩过程中“亡血伤津”,大量体液丢失引起肾上腺分泌醛固酮激素增多,醛固酮的“保钠排钾”作用机制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排出H+、K+,而加强Na+的重吸收。肾脏H+排出增多导致HCO3-的生成增多,与Na+与HCO3-相伴而重吸收也增加,从而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第六、输液要“宁少勿多”
补给大量晶体溶液、水分及盐类会使病猪心脏、肺脏和肾脏等负荷过大,还可能造成血浆蛋白和血浆胶体渗透压较低,会引起病猪组织急性水肿和加重感染,所以在母猪分娩时输液并不是越多越好。
第七“见尿补钾”
母猪分娩过程中“亡血伤津”,机体会启动“保钠排钾”机制,如果输液量过多,就会造成母猪分娩时排尿,母猪尿量增多就造成钾离子排泄过多,往往造成低钾血症。这时应当适量的给母猪补钾。
第八、“惊跳补钙”
母猪妊娠后期由于大量钙供胎儿骨骼的生长发育,分娩时消耗大量钙来满足分娩产力需求,以及为哺乳做好准备,在分娩时、分娩后母猪容易缺钙。母猪缺钙常表现惊跳,对周围环境变化敏感,脾气暴躁,常表现阴户损伤、肩胛部损伤或臀部擦伤,母猪不愿哺乳等症状。这时要及时的给母猪补钙,避免出现缺钙造成哺乳母猪后期出现瘫痪。
老张在看到这篇文稿之前,只知道输液要先盐后糖,其他方面真的了解不清楚。所以大家还是多多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避免在生产中出现不正确的处理造成损失。
以上就是老张关于分娩时给母猪输液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不足之处请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养猪微讲堂是咱们养猪人自己的讲堂,传播养猪知识,分享养猪经验,谢谢大家。
老张
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