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疾病体现 > 牢记关于速尿的这些小贴士
牢记关于速尿的这些小贴士
呋塞米又名速尿,呋喃苯氨酸,为强效利尿剂,临床用于治疗心源性水肿、肾性水肿、肝硬化水肿、功能障碍或血管障碍所引起的周围性水肿,尤其适用于急需消除水肿的紧急情况,如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和高血压危象等,可加速毒物的排泄,也可用于药物中毒的解救[1]。本文通过对两则病例的分析,浅谈临床应用呋塞米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病例1
患者,女,30岁。因“面部及双下肢水肿1月余”就诊。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尿常规:蛋白2+。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关节炎。予呋塞米20mgbid口服;吲哚美辛片25mgtid口服。
分析:吲哚美辛是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药,可使引起排钠利尿作用的前列腺素浓度降低。呋塞米的排钠利尿作用除通过直接作用外,也间接通过促进前列腺素E2的合成而发挥作用,而后一种作用可被吲哚美辛抵消。二者合用,吲哚美辛可减弱呋塞米的排钠利尿作用,肾损害风险也会增加。
病例2
患者,女,20岁。因“全身水肿5天,发热咳嗽1天”就诊。24小时尿蛋白:7.9g,血白蛋白:26g/L。诊断:肾病综合征;急性支气管炎。予呋塞米注射液20mgbid静脉注射;注射用青霉素钠uq12h静脉滴注。
分析:高效能利尿剂呋塞米必须到达肾小管腔后才能发挥利尿作用。而至肾小管腔的转运是经肾小管的有机酸分泌系统完成的。青霉素钠与呋塞米同属有机酸,在肾小管内竞争分泌,使到达肾小管腔内的呋塞米减少,利尿作用减弱,与此同时,青霉素钠的血浓度可能升高。若必须同时应用的话,理论上应增加呋塞米的剂量,减少青霉素的剂量,但呋塞米的利尿作用的减弱可能伴随自身血浓度的升高,欲通过增加剂量以达到同等程度的利尿作用,将会导致血药浓度进一步升高,这种情况可能对机体造成某些不良影响。因此,应尽量避免两药同用。
临床用药小贴士[2]
1.可口服、静脉注射及肌注,静脉注射时剂量一般每次不超过mg,不宜过快,以免造成听神经损害,大剂量应用时宜采用静脉滴注,本药的利尿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并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一般剂量范围是每日40-mg。
2.为了避免不良反应,应采取间歇给药,补充钾盐或与保钾利尿剂合用,此外,应严格掌握剂量,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无效时酌情增加剂量。
3.用药时应注意避免水和电解质紊乱,因强力的利尿作用,可导致细胞外液急剧减少、血液浓缩,长期用药可致电解质紊乱,主要有低血钠、低血钾、低血镁及低氯性碱中毒,在治疗心力衰竭与强心苷联用时,可因低血钾促使强心苷中毒而发生心律失常;在治疗晚期肝硬化患者时,常因血钾过低而诱发肝昏迷,故在心源性水肿或肝硬化水肿用本药治疗时应注意补钾或与保钾利尿剂合用。
4.大剂量静脉注射且速度过快时,可导致耳鸣、听力下降或暂时性耳聋,这与本药能引起内耳淋巴液电解质成分改变或与耳蜗管内基底膜上的毛细胞受损有关,肾衰竭患者更容易发生耳毒性,故应避免大剂量静脉注射,也应避免与具有耳毒性的氨基苷类抗生素合用。
5.可抑制尿酸的排泄,可导致高尿酸血症而诱发痛风,与氨苯蝶啶合用可减少此反应的发生率。
6.因其与噻嗪类利尿药结构相似,能降低动脉对升压胺的反应,能增加肌松剂的肌肉松弛及麻痹作用,故在手术时应于1周前停用本药。
7.下列情况下应慎用:
(1)低钾血症,肝性脑病,过量服用洋地黄禁用。
(2)无尿或严重肾功能损害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病史者;严重肝功能损害者,因水电解质紊乱可诱发肝昏迷;急性心肌梗死,过度利尿可促发休克;胰腺炎或有此病史者;有低钾血症倾向者,尤其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或有室性心律失常者;红斑狼疮,本药可加重病情或诱发活动;前列腺肥大。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与水、电解质紊乱有关,尤其是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时,如直立性低血压、休克、低钾血症、低氯血症、低氯性碱中毒、低钠血症、低钙血症以及与此有关的口渴、乏力、肌肉酸痛、心律失常等。
2.少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包括皮疹、间质性肾炎,甚至心脏骤停)、视觉模糊、黄视症、光敏感、头晕、头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胰腺炎、肌肉强直等。耳鸣、听力障碍多见于大剂量静脉快速注射时,多为暂时性,少数为不可逆性,尤其当与其他有耳毒性的药物同时应用时。在高钙血症时,可引起肾结石。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茜,赖碧艳.呋塞米注射液配伍禁忌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业,,24(21):-.
2.隋忠国,初晓,翟丽,张辉.呋塞米的合理用药指导[J].中国医刊,,46(10):80-83.
3.李德爱,孙伟.心血管内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M].人民卫生出版社,,4.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