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疾病危害 > 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对于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这些你都了解吗?
来源:现代麻醉学
(一)局部麻醉
在病人合作的前提下,单纯局麻适用于简单的颅外手术、钻孔引流术、神经放射介入治疗、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手术等。头皮浸润用0.5%普鲁卡因,含1:,肾上腺素;待切皮时静脉缓慢滴入氟哌利多2.5mg、芬太尼0.05~0.1mg,可增强病人配合手术的主动性;麻醉期间需严密观察病情,监测BP、HR、RR和SpO2,适当补液。
(二)全身麻醉
对神经外科手术病人施行全麻,要求做到诱导迅速平稳、无呛咳或屏气、气管插管反应小,通气良好,静脉压无增高、PETCO2控制满意,脑松弛、出血少、术野安静,并全面监测;术毕清醒快,无麻醉药残留作用。目前常选用静吸复合全麻。
1.麻醉诱导常用硫喷妥钠(4~8mg/kg),或地西泮10~20mg+小剂量硫喷妥钠静脉注射,或异丙酚2mg/kg,或咪达唑仑0.3mg/kg,或异丙酚1mg/kg+咪达唑仑0.1~0.15mg/kg。对冠心病或心血管代偿功能差的病人选用依托咪酯0.3~0.4mg/kg。在使用非去极化肌松剂和芬太尼4~6μg/kg(或舒芬太尼0.5~1.0μg/kg)并过度换气后均能顺利完成气管内插管。为克服气管插管期应激反应,插管前往气管内喷入4%利多卡因1~2ml,或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1.5mg/kg,或静脉滴注超短效β受体阻滞药艾司咯尔μg/(kg·min)(4min后酌情减量)等措施,都可显著减轻插管心血管反应和ICP升高影响。
2.麻醉维持常采用吸入全麻加肌松药及麻醉性镇痛药;也可静脉持续泵注异丙酚4~6mg/(kg·h)或咪达唑仑.1mg/(kg·h),配合吸入异氟烷、七氟烷或地氟烷,按需酌情追加镇痛药及肌松药。
3.麻醉期管理
(1)切开硬脑膜前应做到适当的脑松弛。方法有:充分供氧;调整体位以利于静脉回流;维持肌肉松弛和麻醉深度适当;过度通气使PaCO2维持在25~30mmHg。必要时可在开颅前半小时给甘露醇1~2g/kg静注,或加用呋塞米10~20mg。一般均可做到脑松弛和颅内压降低。
(2)硬膜切开后可适当减少用药量。长效麻醉性镇痛药应在手术结束前1~2小时停止使用,以利于术毕尽快清醒和防止通气不足。吸入全麻药异氟醚应先于七氟醚和地氟醚停止吸入。
(3)术中间断给予非去极化肌松药,以防止病人躁动,特别在全凭静脉全麻时为然。对上位神经元损伤的病人和软瘫病人,应避免肌松药过量。应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的病人对非去极化肌松药可能呈拮抗,应酌情加大用药剂量或调整用药频率。
(4)术中采用机械通气的参数为,潮气量8~12ml/kg,分钟通气量ml/kg,呼吸次数成人为10~12次/min,保持PETCO2在35mmHg左右。
(5)苏醒应迅速;不出现屏气或呛咳;控制恢复期的高血压,常用药物有拉贝洛尔、艾司洛尔、尼莫地平、佩尔地平等,以减少颅内出血的可能。肌肉松弛剂拮抗药应在撤离头架,头部包扎完毕后再使用。待病人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吸空气后SpO2不低于98%,呼之睁眼,能点头示意后,方可送回病房或PACU或ICU。
4.体液管理体液管理可达到血流动力学和脑灌注压稳定的目的,在此前提下可为手术提供适当的脑松弛。但对神经外科手术病人输液,必须从血-脑屏障功能着眼去进行专门考虑。①水可以自由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因此血管内输水会增加脑的含水量和升高ICP。等渗葡萄糖液代谢后可留下水分,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尽量避免使用。②多数离子包括钠离子一般都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其决定因素主要是血清总渗透浓度(在总血清渗透浓度中胶体渗透压仅占一小部分,约为1mmol/L)。维持高于正常血清渗透浓度时,能降低脑含水量,输入大量低渗晶体液会增加脑水含量。③分子通过血脑屏障的细胞运转过程取决于分子量,按浓度梯度由高向低运转。因此,大分子物质很难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例如白蛋白对脑组织细胞外液的效应影响很小。④一旦血脑屏障受到损害(例如低氧、头部外伤或肿瘤),则大分子物质可进入脑,结果是等渗胶体液和晶体液都对脑水肿的形成和ICP影响,产生同等的效应。
液体管理的总目标是:在维持正常血管内容量的前提下,形成一个恰当的高渗状态。
在临床上过分严格限制液体,会产生明显的低血容量,导致低血压和CBF减少,脑和其它器官面临缺血损害,而脑的含水量仅减少很小。当然,血容量过多会引起高血压和脑水肿。因此,本文作者单位推荐以下的输液方案:
(1)体液丢失的计算:颅内手术第三间隙丢失的液体量很小,因此可忽略不计。因术前禁食禁水可丧失液体量(按8~10ml/kg),此量可予进入手术室后开始补给。术中可输用乳酸林格液,按4~6ml/kg/h维持。如果病人长期限制入液量,或已使用甘露醇,且已有明显高张状态者,应选用生理盐水或等张胶体液输注。
(2)反复测量血清渗透浓度,作为输液的指南;如果无条件测定,可用晶体液和胶体液按2:1的比例输注。市场供应的乳酸林格液其血清渗透浓度为~mmol/L,明显低于等渗晶体生理盐水(mmol/L),因此前者为低渗液。神经外科病人应维持血清渗透浓度达到~mmol/L为理想。
(3)对脱水利尿药的使用应持慎重态度:甘露醇(2.0g/kg静注)或呋塞米(5~20mg静注)或两者同时使用,可引起大量利尿,需严密监测血管内容量和电解质水平。临床常见到问题是:①类固醇与排钾利尿药合用,可出现低钾血症;术中施行过度通气可加重低钾程度;②利尿药用于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可导致低钠血症;③高血糖可加重缺血后的神经损伤。因此,有中枢神经缺血危险的病人应避用含葡萄糖液体;④显著的高渗状态可导致反应迟钝、抽搐及肾功能障碍。
5.术后管理
大部分颅脑手术后病人需在ICU严密观察,应详细记录术前神经系统情况、围术期经过、术后神经系统功能缺陷和其它相关病史,并采取以下重点措施:①床头抬高30°以利静脉回流;②评估神经功能,包括意识状态、定向力、瞳孔大小、肌张力。任何体征的恶化都可提示脑水肿、脑出血、脑积水或脑疝正在发生或发展;③充分通气和氧合,对意识障碍病人尤其重要;④对颅内压增高而减压又不充分的病人,应监测ICP;⑤检查血清电解质及血清总渗透浓度;⑥出现低钠血症、血清低渗和尿高渗,即可诊断为SIADH;⑦颅内手术后可能发生尿崩症,最常见于垂体瘤、颅咽管瘤及第Ⅲ脑室肿瘤。病人在术中或术后出现多尿,伴高钠血症,血清高渗透浓度和尿低渗浓度。对于意识清楚的病人可增加饮水来代偿,否则经静脉补充(详见下文专题讨论)。可用水溶性血管加压素5~10IU皮下注射,或3IU/h静脉注射,但应注意由于大量应用血管收缩药可导致高血压。去氨加压素(desmopressin,DDAVP)1~2μg静注,或6~12h皮下注射,可作为替代药使用,其高血压的发生率较低;⑧术后癫痫或抽搐发作,表明存在进行性的颅内出血或水肿,应首先保持气道通畅,吸入纯氧,并采用硫喷妥钠50~mg静注,咪达唑仑2~4mg/kg缓慢静脉注射作为负荷量,以后改为每天~mg口服或静脉,可防止其再发作;⑨一旦发生张力性气颅,应积极手术处理。
北京治疗白癜风病哪家好白癜风治疗费用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