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疾病危害 > 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及误区

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及误区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利尿剂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应用于心衰的治疗,至今仍是唯一能够充分控制和有效消除液体潴留的药物,合理使用利尿剂是其他治疗心衰药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在利尿剂使用过程中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及误区呢?

一、利尿剂的不良反应

1.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氯、低钙、低镁)

是伴随着利尿剂的利尿作用的常见副作用,在大剂量、长疗程、应用襻利尿剂的情况下尤其容易发生,且低钾和低钠血症最常见。低钾血症可以引起乏力、心律失常、肠蠕动紊乱(甚至肠麻痹)、洋地黄过量;低钠血症引起倦怠、嗜睡、烦躁甚至昏迷;低钙血症引起心律失常、肌肉痉挛、抽搐等;低镁血症引起心律失常。

2.体位性低血压或血压下降

利尿剂引起血压的变化常见于老年人、血容量不足、同时应用扩血管药物或大剂量静脉应用襻利尿剂的情况下。在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利尿剂情况下加用ACEI时,为避免首剂低血压的发生,需要从小剂量开始,必要时在停用利尿剂1~2天后加用ACEI。

3.血尿酸升高、痛风

是大剂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在心力衰竭患者比较常见。应定期测定血尿酸水平,必要时加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

4.糖耐量减低

也是大剂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应尽量减少用药剂量以避免之,对于剂量不能降低的患者,应注意适当减轻体重、增加活动量。

5.脂质代谢紊乱

为大剂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必要时采用调脂药物治疗。

6.氮质血症

常见于药物引起循环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如大剂量使用利尿剂、或与其它扩血管药物合用时。在心力衰竭患者,与利尿剂有关的氮质血症比较常见,治疗的方法包括适当减少利尿剂或ACEI的剂量,必要时适当扩容。

二、利尿剂的误区

误区一:利尿剂的作用可用多喝水来代替。

有些人只盯住利尿剂利尿的特点,认为只要多排尿就可以达到降压的目的,所以想通过多喝水来增加尿量。很明显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利尿剂的降压机制除了利尿,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利钠。利尿剂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和水的再吸收而减少人体的血容量,使心排血量降低而达到降压目的。单纯地多喝水,反倒使得更多的水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而升高血压,严重时或可引发“水中毒”。

误区二:利尿的同时不注意血钾。

大部分利尿剂在利尿的同时,也会引起钾离子的丢失。而低钾血症容易导致心律不齐,严重者甚至发生阵发性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因此,医生一般会给患者直接使用保钾利尿剂或加用钾补充剂。此外,患者在饮食上也应多加注意,平时多吃一些富含钾的食物,如菌类、紫菜、银耳、黄豆和桂圆等。

误区三:谁都可以服用利尿剂。

一般来说,腹泻患者不建议服用利尿剂。因为腹泻本身已经丢失了大量体液,致使血液黏稠度升高,此时如果再利尿,会进一步加剧血液浓缩,容易形成血栓。另外,考虑到利尿剂可能引起尿潴留或尿失禁,前列腺增生和子宫脱垂的患者还是要谨慎服用。过敏体质的患者选择利尿剂时,要注意其成分。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长时间服用大剂量利尿剂,以免加剧肾功能的恶化。

误区四:任何时间都可以服用利尿剂。

其实,利尿剂有严格的服用时间要求,像夜晚睡觉之前就不宜服用利尿剂。一方面,睡眠状态中的血液本来就流动缓慢,利尿过度会使血液黏稠度更高;另外一方面,晚上利尿会增加患者起夜的次数,不利于其睡眠。

利尿剂是心衰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可以快速改善症状,减轻肺水肿和周围水肿,充分控制液体潴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ACEI、ARB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相信随着人们对利尿剂的认识更加深入以及新型利尿剂的广泛应用,这一心衰治疗中的基石药物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jgw.com/jbwh/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