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疾病危害 > 用药临床药师提醒临床医生和患者缓
用药临床药师提醒临床医生和患者缓
缓、控释制剂作为一种药物新剂型,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临床实践中,由于有些医生或患者不了解缓、控释制剂的剂型特性,不能掌握正确的服用方法,导致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出现安全问题。医院临床药师廖世雄结合平时临床查房和门诊用药咨询的情况,归纳了以下三种用药错误,通过分析提醒医生和患者引起注意。
用药次数过多
刘女士,因低钾血症服用氯化钾口服溶液,复诊时医师给刘女士开了氯化钾缓释片,并告诉她每12小时口服2片。回家后,刘女士考虑到自己曾服用的氯化钾口服溶液每日须服3次,所以认为氯化钾缓释片也应该是每日服3次。于是她自己调整用药次数至每日3次、每次2片。2周后再次来院复诊,经检测发现她的血钾水平已超过正常上限。医师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原来是刘女士自作主张,不按医嘱调整了用药方案、使服药次数超过了正常服药次数而导致出现高钾血症。
廖世雄药师指出,氯化钾缓释片每日服用2次便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但许多患者错误认为补钾过量也不会造成身体危害,所以常有自行调整服药次数的情况发生。而服药次数过多,常常会因血药浓度过高导致出现虚弱、乏力、手足口唇麻木甚至呼吸困难和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反应。
用药次数过少
李先生的情况正好与刘女士相反,他因哮喘发作服用茶碱缓释片治疗。他只记住了医师说的这种药作用时间较长,所以认为每日只需早上服用1次就可以了。可是他连续服药1周,却不见明显没有效果,每天晚上依然会哮喘发作,而发作时还需要加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来进行控制。直到复诊时听医生解释他才明白,茶碱缓释片的用法应该是每12小时服1次,由于他晚上少用药1次,所以才导致夜间哮喘发作。
廖世雄药师提醒,任何药物都有自己固定的半衰期及与之相对应的服药间隔时间,如不能按规定时间服药,就很难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水平,而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了。比如茶碱缓释片,医师告诉患者这种药为长效制剂,但患者却以为只需每日服用1次就能有效防治哮喘发作,结果导致夜间哮喘控制不佳。
掰开或嚼碎后服用
张先生因为老年高血压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片),每日2次、每次1片,血压控制良好。但近几日气温下降,张先生发觉有点头晕、心悸等不适,于是下午5点在家自测血压,显示血压为/mmHg,便加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因考虑到缓释制剂起效慢,所以张先生自行将硝苯地平缓释片碾碎后吞服,1小时后自测血压,血压降至/90mmHg。但晚上7时,张先生再次自测血压时发现,血压又升高至/mmHg,他以为是血压控制效果不佳,于是又碾碎1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吞服。半小时后,张先生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心悸和胸闷症状,继而发生意识模糊,医院急诊科抢救。医生告诉家属,这是由于患者短时间内连续服用了碾碎的硝苯地平缓释片,诱发的心源性休克。
廖世雄药师解释说,由于缓、控释制剂的剂量通常是普通制剂的2倍以上,碾碎后服用容易造成身体内血药浓度升高而导致患者感觉不适或中毒。因此,缓、控释制剂一般不可掰开或嚼碎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是通过膜调控的渗透泵原理制成的,必须整片吞服。氯化钾缓释片采用膜控释技术制成,也不可以掰开服用。总之,所有的缓、控释制剂,除药品说明书中特别注明可掰开服用的以外,均不能自行嚼碎服用,以免破坏其缓、控释性质,造成药物突释、引起药物中毒。
药学部廖世雄供稿
主编:曾宁
编辑:黄洪林
白癜风食谱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