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疾病危害 > 文化工程也要避免重复建设
文化工程也要避免重复建设
文化工程也要避免重复建设
据4月10日《中国文化报》报导,“一部与释、道二藏鼎足而三的《儒藏》工程,在四川大学已默默建设了7年之久。”听说川大古籍所《儒藏》项目1999年即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他们还前后完成了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包括《儒藏》的商标注册、工商注册、版权登记和域名保护等。这是笔者第三次听到《儒藏》这个“工程”的名字了。2002年年底,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先生曾向笔者介绍过他们学校的《儒藏》编辑准备工作,笔者在《中国文化报》做过相干报导。后来读《光明》,知道中国人民大学也在准备《儒藏》的编辑。有更多的学人来关注和支持这项工程,应当说是一件好事。去年笔者还编发过一篇名为《〈中华儒藏〉呼之欲出》的,知道北京大学牵头的《儒藏》定名为《中华儒藏》。但是,《儒藏》也好,《中华儒藏》也好,总还是有些类似或相近。这样大的文化“工程”项目,不知几所学校之间是不是有过调和?是不是有重复立项、重复建设的问题呢?是不是有急功近利、盲目跟风和相互攀比的问题呢?经济领域的“重复建设”是大忌,在文化领域,是否是也存在这样的误区呢?由于不熟悉《儒藏》的具体准备细节,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笔者不好妄下断论。但是值得警惕的是:如果一项文化工程的上马,不顾本身条件,不了解市场空间,乃至大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就极可能会把我们有限的研究资源浪费掉,乃至会对我们的相干学术事业造成危害。即便某些文化项目从经济的角度看能够做到“自负盈亏”,但作为一项耗资巨大的文化工程来讲,那种“大炼钢铁”式的大呼隆情势,其学术价值也是使人怀疑的。具体到《儒藏》,希望有关投资者和研究者能站在宏观调控的角度,客观地分析市场空间,谨慎地规避市场风险,下大力气优化课题结构,尽量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记得汤一介教授曾在报章呼吁:编辑《儒藏》这1重大工程绝非某一个高校或某一地区的研究气力可以单独完成,希望更多的学人加入到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中来。川大《儒藏》编辑主要负责人舒大刚博士也表示,学术乃天下公器,宏扬儒学更是全民族的事业,《儒藏》工程浩大,并不是一家1人所能独自完成的。两位先生,说得都非常好。一项浩繁的文化工程,确切需要众多有志有识之士的共同奋斗。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儒藏》的明天会更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好。脱离开《儒藏》具体话题,笔者最后还想表达一份忧思和希望:愿我们的文化工程,也像经济领域的工程一样,千万不要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也千万不要弄低层次的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