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相关医院 > 老年天地老年常见慢性轻型低钾血症
老年天地老年常见慢性轻型低钾血症
治疗白癜风需要多久 http://m.39.net/disease/a_5762961.html
李主任门诊
医院
主任医师李慎果
读者咨询
蔡玉莹健康周报已回复李主任:
您好,最近我总觉得十分疲劳,四肢无力,做饭端锅,洗衣扫地,都觉得很吃力。后来又出现厌食、腹胀、脉搏不齐。医院详细检查后,方知是“慢性轻型低钾血症”。遵医嘱每天喝“钾水”,结果三天就起效了。请讲讲这是一种什么病,怎样防治?谢谢!
人体内的器官和组织都是由众多的各类细胞组成,细胞之间充满了液体,称作“细胞外液”或“体液”,又称作“人体内环境”。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与生命息息相关,主要包括三方面,即液体(水)、所含有的无机盐(电解质)和酸碱度(pH值)。
健康人体能自行调控三者的变化,并能稳定在一个最佳生理状态(稳态),临床称作“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一旦失去这个平衡(紊乱),就会造成疾病。其中以电解质的平衡紊乱,临床最常见,也最重要。老年人电解质紊乱包括钾、钠、氯、钙、磷、镁的过多或过少多种类型。钠、氯两种电解质缺乏不多见,可能与国人高盐(氯化钠)饮食习惯有关;钙、磷缺乏,多限于骨骼及肾脏疾患;镁缺乏则很少单独出现。唯一临床常见,且危害健康较重的电解质,就是“钾”。其中“低钾血症”患病率远远高于“高钾血症”。
1老年人易缺钾
老年慢性轻型低钾血症,在75~80岁以上老人中很普遍,其患病率随“高寿”人数的增多而不断攀升。目前,健康查体一般不包括“电解质”一项,且大型血浆电解质水平的筛查(普查)报告也为数不多,故不同年龄组人群“低钾血症”的准确发病率难以确定。老年病科医生的体会是,老年低钾血症发病率可能被低估,低钾血症是越高龄,越常见。
老年人容易出现缺钾的主要原因:1.饭量过小,摄入钾不足(每天摄入量3g,连续2周以上)。
2.肉类、蔬果摄入不足。
3.慢病干扰。
4.利尿药的使用。
钾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多以钾盐的形式存在,化学反应时,能解离出带正电的离子(K+),故通称“电解质”。人体含钾量占体重的0.5%(g),98%分布于细胞内,只有2%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包括血液)中。健康人每日需钾3~4克,来自饮食,钾的排出主要靠肾脏(85%),而粪便和汗液也可分别带走10%和5%的钾。所以胆囊、胰腺疾患所致的慢性腹泻和夏季多汗都可引发机体缺钾。
当血钾3.5mmol/L时,机体可能已经缺钾达总量的10%。健康人细胞内的电解质有K+、HPO4-;细胞外为Na+、Cl-、HCO3-。细胞内钾为细胞外钾的30~50倍,这个“落差”的保持,主要靠Na/K-ATP酶的活性,当衰老和疾病时,这个酶泵失活,即可引起细胞内钾离子过多外移,进而向体外排泄,造成低钾血症。
2低钾对心肌的影响很重要
钾是神经、肌肉细胞应激性的调控分子,低血钾可使骨骼肌(四肢、躯干)、平滑肌(胃肠道)、神经组织(大脑)的兴奋性(功能)减低,临床出现四肢无力、胃肠蠕动减慢(腹胀、厌食)、精神萎靡等症。
另外,低钾对心肌的影响至关重要,它能促成心肌兴奋性过高,导致心律失常(早搏),尤其多见于每日正在服用地高辛的老人,此时应立即停药,以免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此外,长期严重低钾可导致肾损伤(失钾性肾病)和体液的酸碱平衡紊乱(低钾碱中毒)等。
3提高警觉早发现早处理
慢性轻型低钾血症,是指血钾3.5mmol/L,但不包括血钾3.0mmol/L的患者,一般症状较轻、隐匿,但低钾拖久、加重,则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医患宜提高警觉,尽早发现、处理。
防治这种缺钾,主要靠平衡膳食,必要时遵医补充10%氯化钾(1g/10ml,1~3次/日),安全有效。
总之,高龄老人(饭量小、营养差),莫名其妙地出现严重的“没精神、没力气”时,最好先查查血钾。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更多精彩科普老年便秘多源于结肠衰老全身浴养生有讲究吃粽子八不宜看懂激素6项化验指标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