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相关医院 > 护士资格考试第一章nbsp基础护理
护士资格考试第一章nbsp基础护理
考点1护士职业防护
(1)概念:指在护理工作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损伤因素的侵袭,或将其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2)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
①生物因素,常见的是细菌和病毒;病毒感染最危险、最常见的是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②化学因素,包括化学消毒剂和化疗药物。
③物理因素,包括机械性损伤、锐器伤、放射性损伤、温度性损伤和噪声。其中锐器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损伤之一,也是导致血源性传播的最主要因素。
④心理、社会因素。
(3)洗手和使用防护用物
在做护理诊疗时,无论是否戴手套,必须洗手;摘下手套后及接触另一名病人前,也必须洗手;防护用物种类和数量的选择取决于微生物的特点、所做的操作和接触的类型。
(4)锐器伤的防护
①进行侵袭性(有创性)操作过程中,光线要充足,严格按规程操作。
②使用安瓿制剂时,先用砂轮划痕再用手掰,并垫棉球或纱布以防损伤皮肤。
③抽吸药液时严格使用无菌针头,抽吸后立即单手操作套上针帽;经三通装置静脉加药时须去除针头。
④选择使用安全、性能好的护理器材。制定完善的手术器械摆放及传递的规定,规范器械护士的基本操作。手持针头或锐器时勿将针尖或锐器面对他人,以免刺伤。
⑤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锐器;禁止直接用手传递锐器,可通过小托盘传递。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禁止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禁止用手处理针头。锐器使用后应及时放入锐器盒内。
⑥为不合作的病人做治疗、护理时,应有人协作。
⑦护士发生锐器伤后,立即做好局部处理;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接种疫苗;建立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建立锐器伤处理流程;建立受伤护士监控系统,追踪伤者的健康状况;做好心理疏导,有效采取预防补救措施。
(5)锐器伤紧急处理方法
①发生锐器伤时,立即用手从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挤出伤口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或按压,增加感染机会;
②用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并在流动水下反复冲洗,用等渗盐水冲洗黏膜;
③用0.5%碘伏或75%乙醇清洗伤口,并包扎;
④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⑤进行评估,做相应处理。
(6)化疗药损害的防护
①改善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和装置;
②做好配制准备,严格执行操作要求;
③做好化疗药物外渗和人员暴露的处理;
④合理处置污染废弃物。
(7)负重伤防护
①加强身体锻炼;②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③使用劳动保护用品;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⑤避免过重工作负荷。
考点2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1)体液的组成分布和平衡调节
①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组成,其平衡包括水平衡和电解质平衡两种。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稳定由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
②酸碱平衡的调节依靠体液中的缓冲对、肺和肾。缓冲系统以HCO3-/H2CO3最为重要,其比值保持于20:1。
(2)水、钠代谢紊乱的病因分类
①等渗性缺水,指水和钠成比例丧失,为最常见的缺水类型。常见病因:消化液急性丧失、体液急性丧失。
②低渗性缺水,指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低于mmol/L。常见病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丢失、等渗性体液丢失病人只喝白开水或静脉输注大量葡萄糖液。
③高渗性缺水,指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高于mmol/L。常见病因:水摄入不足、水分丧失过多。
④水中毒,血钠降至mmol/L以下。
(3)水、钠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
①等渗性缺水,恶心、呕吐、厌食、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和少尿,但不口渴,常伴代谢性酸中毒。
②低渗性缺水,病人口渴不明显,较早出现站立性昏倒、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早期尿量变化不大,但尿比重低,钠、氯含量下降,后期尿少,但尿比重仍低。
③高渗性缺水,轻度缺水者除口渴外,无其他临床症状;中度缺水者除极度口渴外,常伴烦躁、乏力、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少和尿比重增高;重度缺水者除以上症状外,可出现狂躁、幻觉、谵妄甚至昏迷等脑功能障碍表现。
④水中毒时急性起病,以脑水肿最为突出。
(4)水钠代谢紊乱的处理原则
①等渗性缺水,一般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
②低渗性缺水,轻、中度缺水时,一般补充5%葡萄糖盐溶液;重度缺水时,静脉滴注适量高渗盐水。
③高渗性缺水,鼓励病人饮水,并静脉补充5%葡萄糖溶液,必要时适量补钠。
④水中毒,轻者限水,重者禁水,并经脉输注高渗盐水,酌情使用渗透性利尿剂。
(5)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措施
①去除病因,实施液体疗法,定量、定性、定时;
②纠正体液量过多;
③维持皮肤完整性。
(6)钾代谢异常
①低钾血症,血清钾3.5mmol/L。常见肌无力、消化道功能障碍、心功能异常、代谢性碱中毒和反常性酸性尿。心电图示T波降低、QT延长和U波。
②高钾血症,血清钾5.5mmol/L。常见神志淡漠、四肢软瘫、腹胀和腹泻;重者有微循环障碍表现;亦可有心律不齐,甚至心跳于舒张期骤停。心电图示T波高尖、QT延长、QRS波增宽和P-R间期延长。
(7)补钾原则
尽量口服补钾,禁止静脉推注,见尿补钾,限制总量,控制浓度,缓慢滴注。
(8)酸碱平衡失调
①代谢性酸中毒,临床最常见,是由体内酸性物质过多、H+排出减少、碱性物质丢失过多导致。动脉血气分析血浆pH7.35,HCO3-降低,PaCO2一定程度降低或正常。轻者经补液后多自行纠正。
②代谢性碱中毒,主要由H+丢失过多、碱物质摄入过多、低钾血症和使用利尿剂等引起。动脉血气分析血浆pH和HCO3-增高,PaCO2正常。可应用稀释的盐酸溶液或盐酸精氨酸溶液治疗。
③呼吸性酸中毒,凡引起肺泡通气不足的疾病均可导致,临床表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绀和疼痛,严重脑缺氧可致脑水肿、脑疝,甚至呼吸骤停。动脉血气分析血浆pH和PaCO2增高,HCO3-可正常。临床通过治疗原发病和改善通气功能治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④呼吸性碱中毒,凡引起过度通气的因素均可导致,临床表现为多数病人呼吸局促,可有眩晕、手足和口周麻木及针刺感、肌震颤、手足抽搐,常伴有心率加快。动脉血气分析血浆pH增高,PaCO2和HCO3-下降。临床治疗原则为治疗原发病,同时对症治疗。
考点3隔离种类
(1)严密隔离,适用于传染性强或传播途径不明确的疾病,如鼠疫、霍乱、非典型肺炎等烈性传染病。
(2)呼吸道隔离,如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等的隔离。
(3)消化道隔离,如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的隔离。
(4)接触隔离,如破伤风、炭疽、狂犬病等的隔离。
(5)血液、体液隔离,如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及艾滋病等的隔离。
(6)昆虫隔离,适用于病原体通过蚊、虱、蚤等昆虫传播的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斑疹伤寒等。
(7)保护性隔离,亦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病人,如大面积烧伤、早产儿、白血病及肝脏移植、免疫缺陷的病人。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