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饮食治疗 > 糖尿病与口腔疾病,你了解吗

糖尿病与口腔疾病,你了解吗



糖尿病与口腔疾病,你了解吗?

内容摘自:实用糖尿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迟家敏.

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是相互关联的。糖尿病患者常潜在发病,长期血糖升高,机体代谢紊乱,导致全身微循环障碍,可使包括口腔在内的全身其他器官发生并发症。

临床上,部分糖尿病患者是以口腔表征为首发症状,会先到口腔科就诊。内分泌科医师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也应注意糖尿病患者的口腔表现。

一、糖尿病患者的口腔表现

1.牙龋病患病率增加:糖尿病患者分泌唾液量减少,唾液中葡萄糖增加,口腔微生态改变,口内龋齿患病率高且牙龈病进展速度快。糖尿病患者牙髓和根尖周组织血管系统改变,使得牙髓炎症发展速度加快,牙髓组织感染、坏死,并可迅速扩散到根尖周围组织而形成急性根尖周炎。

2.牙龈炎和牙周炎:糖尿病不会引起牙周病,主要影响牙周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糖尿病患者唾液中钙含量增加,牙菌斑生物膜的生态学改变,易形成牙石。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症导致牙周组织代谢异常,致使牙周组织对局部牙石和牙菌斑刺激的抵御能力降低,形成不同程度的牙周炎症反应:牙龈炎、牙周炎和牙周脓肿,支持牙齿稳固的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松动严重时造成牙齿脱落。

3.口腔干燥和口腔黏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常会有口干的症状,常伴有口渴。糖尿病患者由于体液丧失,唾液分泌量减少和质黏稠,口腔黏膜干燥,失去透明度,有烧灼感及轻微疼痛,唇红部可见龟裂。

糖尿病患者口腔黏膜抵抗力降低,易受到细菌及真菌感染,容易发生感染性口炎,如口腔白色念球菌病、球菌性口炎和坏死性龈口炎等。

4.舌的改变:舌体肿大,丝状乳头萎缩,菌状乳头充血,舌体颜色深红,味觉异常。舌缘可见齿痕,舌体可发生沟纹或光滑舌。

5.无痛性唾液腺良性肥大:多件腮腺良性肥大,唾液的分泌量和成分改变,唾液的葡萄糖及钙的含量增加。

6.颌面部化脓性炎症:糖尿病患者的口腔感染,易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颌骨骨髓炎等。

二、糖尿病患者合并口腔疾病的治疗原则

1.糖尿病合并有口腔疾病时,治疗口腔疾病的同时应控制糖尿病。做复杂的口腔治疗时,应先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安全范围内。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

2.对糖尿病患者施行口腔治疗以上午为宜,且候诊及治疗时间不宜过长。避免一次进行过多及复杂的治疗。

3.口腔治疗所使用的器械应严格消毒,避免感染。

4.糖尿病患者实施大手术时,术前应请内分泌科医生会诊,给予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应控制在8.88mmol/L以下,术中、术后监测血糖。

因感染可使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病情。所以,术前、术后应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糖尿病患者多合并血管病变,组织供血发生障碍,组织的含氧量也减少,有利于厌氧菌生长、繁殖;因此,给予广谱抗生素加甲硝唑或替硝唑联用抗厌氧菌感染。

5.为减少患者应激反应、缓解紧张或恐惧情况,可适当使用镇静剂,避免血糖升高。

6.为防止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口腔诊室应备有葡萄糖或其他糖类食品,以防急需。对于手术后禁食的患者,应该静脉输注葡萄糖液体以保证热量的供应,并密切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7.口腔科常用的局麻药,为增加麻醉效果常加有肾上腺素。此时应注意肾上腺素有使血糖升高及收缩心脑血管的副作用,故谨慎使用。

8.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避免促使糖原的异生作用增强,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

9.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指导其保持口腔卫生,应定期做口腔检查和口腔洁治,至少半年检查一次,必要时每3个月一次。做到口腔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口腔感染病灶,以免延误病情。

转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糖尿病

声明:本站文章为转载仅作分享,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评论留言删除~

MMC(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etabolicManagementCenter,简称MMC)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副院长宁光教授牵头,中国医师协会发起成立的国家标准化代谢疾病管理中心,通过践行“一个中心,一站式服务,一个标准”原则,实现以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的规范诊治。

对代谢性疾病患者实行全人(血糖、血压、血脂、尿酸、脂肪肝、蛋白尿、眼底、血管等全面干预)、全过程(无病防发病,有病防并发症,有并发症防残防死)的标准化管理(统一检查检验仪器、统一干预标准、统一干预方法、统一控制目标),以期达到降低代谢性疾病及并发症发病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医院内分泌风湿科成立于年,是南阳市临床医学特色专科,医院第一家系统治疗内分泌代谢病的专科。

主要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眼病、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病及合并感染发热、妊娠糖尿病等;垂体疾病:如垂体瘤(矮小症、巨人症、溢乳、闭经)、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状腺肿瘤、甲减、甲状腺炎等;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上腺肿瘤等;继发性高血压;性腺病:如男女不孕症,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异常等;代谢紊乱:如肥胖症、高血脂、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jgw.com/yszlw/13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