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治疗方法 > 植保技术草莓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全
植保技术草莓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全
※※※※※※※※※※※※※※※※※※※※※※※※※※※※※※※※※※※※※※※※※点击标题下方农业技术服务咨询 1.症状一般开始缺氮时特别是生长盛期,叶子逐渐由绿色向淡绿色转变,随着缺氮的加重叶片变成黄色,局部枯焦而且比正常叶略小。幼叶随着缺氮程度的加剧,叶片反而更绿。老叶的叶柄和花萼呈微红色,叶色较淡或呈现锯齿状亮红色。土壤贫瘠且没有正常施肥、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易缺氮。 2.防治方法要施足底肥,以满足春季生长期短而集中的生长特点。如发现缺氮时,每亩追施硝酸铵11.5公斤或尿素8.5公斤,施后立即灌水。花期也可喷叶面肥0.3%—0.5%的尿素溶液1—2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二)、缺磷症 1.症状植株生长弱、发育缓慢、叶色带青铜暗绿色。缺磷加重时,上部叶片外观呈现紫红的斑点,较老叶片也有这种特征。缺磷植株上的花和果比正常植株小。含钙较多或酸度高的土壤以及疏松的沙土或有机质多的土壤易发生缺磷现象。 2.防治方法在植株开始出现症状时,应对叶面喷施1%的过磷酸钙澄清液或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隔7—10天喷一次,每亩喷肥50公斤。 (三)、缺钾症 1.症状草莓开始缺钾的症状常发生于新成熟的上部叶片。叶片边缘常出现黑色、褐色和干枯继而为灼伤,还在大多数叶片的叶脉之间向中心发展,老叶片受害严重。光照会加重叶片灼伤,所以缺钾常与“日灼”相混淆。灼伤的叶片真叶柄常发展成棕色到暗棕色,有轻度损害,后逐渐凋萎。缺钾草莓的果实颜色浅、味道差。 2.防治方法施用充足的有机肥料,每亩追施硫酸钾7.5公斤左右;也可叶面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隔7—10天一次,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 (四)、缺硼症 1.症状早期缺硼,幼龄叶片出现皱缩和叶焦,叶片边缘呈黄色,生长点受伤害。随着缺硼的加重,老叶的叶脉会失绿或叶片向上卷曲。缺硼植株的花小,授粉和结实率低,果实畸形或呈瘤状、果小种子多、果品质量差。缺硼土壤及土壤干旱时易发生缺硼症。 2.防治方法适时浇水,提高土壤可溶性硼的含量,以利植株吸收。缺硼的草莓可叶面喷施0.15%的硼砂溶液2—3次。花期补硼,喷施浓度宜适当减少,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ml氨基硼锌钙钾宝或ml稀土硼锌钙钾宝进行叶面喷施。 (五)、缺铁症 1.症状幼叶黄化或失绿,随黄化程度加重而变白。中度缺铁时,叶脉为绿色,叶脉间为黄白色。严重缺铁时,新长出的小叶变白,叶片变缘坏死或小叶黄化。碱性土壤或酸性较强的土壤易缺铁。 2.防治方法调节土壤酸碱度,使土壤pH值达到6—6.5,叶面喷施0.2%—0.5%的硫酸亚铁溶液2—3次。 (六)、缺锌症 1.症状缺锌加重时,老叶变窄。特别是基部叶片缺锌越重窄叶部分越伸长。但缺锌不发生坏死现象。严重缺锌时,新叶黄化,叶脉微红,叶片边缘有明显锯齿形边。缺锌植株结果少。 2.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叶面喷施0.05%—0.1%硫酸锌溶液2—3次。喷施浓度切忌过高,以免产生药害。
九病虫害的防治
(一)草莓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病毒病、炭疽病等。
1、白粉病:危害叶片、叶柄、果实、果柄等部位。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发病部位出现一层白色粉状物,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后期受害,果面密布一层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培育见状秧苗并加强土肥水管理,防止长势衰弱。②避免多湿和异常干燥,注意通风换气;③及时烧毁或深埋病株④公司20ml清白兑水15-30公斤喷雾,重喷发病部位。
2、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花瓣、花萼、果梗、叶片及叶柄均可感染。发病初期,先在果实基部形成淡褐色水泽状病斑,然后扩展为边缘棕褐色,中央暗褐色病斑,且病斑周围具有明显的油泽状中毒状,最后全果腐烂。病部表面密生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①防治多湿、高氮、过密和徒长,保持通风良好;②地膜覆盖,避免果实与土壤接触;③保护地栽培采用高垄栽植,最好采用滴灌,漫灌时切记水浸果实;④公司清灰每套兑水15-30公斤喷雾,重喷发病部位。⑤花前喷杀菌剂,从现蕾时起,每个七天喷一次,连喷2-3次。10%多氧霉素0倍液,25%腐霉利倍液。
3病毒病:病毒病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植株不能很快表现症状;病毒病主要通过蚜虫和叶蝉传播,嫁接也能感染。
防治方法:①培育和栽植无病毒苗;②及时防治蚜虫和叶蝉,减少病毒再侵染;③采用抗病品种;④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清除杂草;⑤用药喷施,进行防治
4炭疽病:该病发生在匍匐茎抽生期与育苗期,生长结果期很少发生。主要危害匍匐茎也叶柄,叶片,托叶、花、果实也可感染。发病初期,病斑水泽状,,后期病变为黑色。
防治方法:该病药剂防治很困难,预防是主要措施。
①选择抗病品种②避免苗圃地多年连作③尽可能实施轮作③注意清园,及时摘除带病残体④药剂可用百菌清倍液喷施3-5次,或0.4%波尔多液2次,喷洒时期以匍匐茎抽生前最好。
(二)虫害防治;主要的虫害有:红蜘蛛、蚜虫、白粉虱、草莓线虫等
1、红蜘蛛:红蜘蛛的幼虫和成虫在草莓叶的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局部形成灰白色的小点,随后逐渐扩展,形成斑驳状花纹,危害严重时,使叶片成锈色干枯,似火烧状。造成严重减产。
发病规律;高温干燥是诱发红蜘蛛大量增殖的有利条件。红蜘蛛成虫无翅膀,靠风、雨及调运种苗以及人体、工具等途径传播。
防治方法:①育苗期间,注意及时浇水,避免干旱②及时摘除病叶和枯叶减少虫源传播③喷施硫悬浮剂④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倍液
2、蚜虫:在草莓植株全年均有发生,以初夏和秋初密度最大,多在幼叶叶柄、叶的背面活动吸食汁液,蜜露污染叶片,蚂蚁则以其蜜露为食,,故植株附近蚂蚁较多时,说明蚜虫开始危害。蚜虫危害可使叶片卷缩,扭曲变形。更严重的是,蚜虫是病毒的传播者。其传毒所造成的危害大于其本身造成的危害做造成的损失。
防病规律:蚜虫在、北京地区一年发生10-20代,在25度左右温度条件下,每七天左右完成一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蚜虫以成虫在塑料薄膜覆盖的草莓株茎和老叶下面越冬。
防治方法:①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②22%的敌敌畏烟熏剂熏棚③开花期前防治喷药防治1-2次,可用灭蚜烟剂,或喷施20%吡虫啉-0倍液,可用50%的辟蚜雾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倍液喷1~2次即可。
3、白粉虱:白粉虱是华北地区危害草莓的重要害虫,其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叶子背面,刺吸汁液,使叶片生长受阻,变黄。其成虫和若虫还能分泌大量蜜露,堆积在叶面和果实上,往往引发霉污病。
发病规律;在北京、一年可以发生10代以上,7-8月份虫口密度增加最快。
防治方法:①减少越冬虫卵数,种植前清除杂草及落叶②设置黄板,板上涂机油诱杀蚜、白粉虱,或在放风口处设防虫网阻隔,或挂银灰色地膜条驱避蚜虫③释放丽蚜小蜂有效控制白粉虱。④可用熏虱灵、敌敌畏等熏蒸剂熏蒸。⑤用药喷治:蚜虫可用50%的辟蚜雾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倍液喷1~2次即可
十适时采摘保护地草莓主要用于鲜食,应在果实充分着色时方可采收,但草莓浆果柔软不耐运输,因此在8-9成熟时采收,采收时间一般在上午8-10时,或下午16-18时,这段时间果实即无露水,果温又不高,有利于浆果保存运输,采摘时要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花萼,采收后盛在比较精致的小包装盒内。可以提高商品价值,获得更高的效益。
☆★☆★☆★☆★☆★☆★☆★☆★☆★☆★☆★☆★☆★☆★欢迎您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北京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