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疾病常识 > 执医丨打卡训练营第10天内科

执医丨打卡训练营第10天内科



打卡一次爽一次,一直打卡一直爽!坚持就是胜利!

1、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征为:

A.肾小球有坏死

B.肾小球有大量新月体形成

C.肾小球明显硬化

D.肾小球内系膜细胞增生明显

E.肾小球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①急进性肾炎的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若50%以上的肾小球囊腔内有大新月体形成(占肾小球囊腔50%以上),即可诊断为急进性肾炎。因此,急进性肾炎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大量新月体形成(B)。②Ⅲ型急进性肾炎常可见肾小球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肾小球明显硬化见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Ⅱ型急进性肾炎常伴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明显增生。急进性肾炎不是化脓性炎症,不可能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考点: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起病

更急骤

慢性迁延

蛋白尿

血尿

必有

水肿

高血压

肾功↓

一过性肾功能减退

短期内肾功能衰竭

可有不同程度减退

病理特征

肾脏增大,主要累及肾小球

弥漫性肾小球病变

肾脏增大

肾小囊广泛新月体形成

肾脏缩小,不同程度肾小球硬化

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病理类型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以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为主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球囊壁层上皮显著增生形成新月体

多种病理类型引起,晚期均转为程度不等的肾小球硬化

电镜

肾小球上皮细胞下有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Ⅰ型、Ⅲ型无沉积

Ⅱ型:系膜区、内皮下沉积

——

病史

发病1~3周前有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病史

半数以上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病史

起病隐匿,感染可使病情加重

好发于

儿童(2~6岁),男多于女

Ⅰ型:青中年;Ⅱ型及Ⅲ型:中老年男性

任何年龄,青中年男性多见

2、有助于鉴别肾盂肾炎与膀胱炎的尿液检查是:

A.蛋白定量

B.白细胞管型

C.尿培养

D.白细胞计数

E.红细胞计数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①管型是蛋白质、细胞、碎片在肾小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急性肾盂肾炎尿中可出现白细胞管型,急性膀胱炎不可能出现白细胞管型,可作为两者的鉴别要点(B)。②尿蛋白定量主要用于诊断肾病综合征,故不答A。尿细菌培养、尿沉渣白细胞计数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诊断,不能区分肾盂肾炎和膀胱炎,故不答CD。无论肾盂肾炎还是膀胱炎均可出现血尿,故不答E。

考点:

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无症状细菌尿的鉴别

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膀胱炎

无症状细菌尿

尿路刺激征

可有尿频尿急尿痛

尿频尿急尿痛常见

全身症状

寒战高热,恶心呕吐

体温

多高热,体温>38℃

少数发热,体温<38℃

无发热

肾区叩痛

高血压

氮质血症

血象、血沉

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

正常

正常

菌尿

+

+

+

注意:

①上尿路感染——可有尿路刺激征,有全身症状、外周血WBC增高、有肾区叩痛及尿白细胞管型。

②下尿路感染——多有尿路刺激征,无全身症状、外周血WBC不高、无肾区叩痛及尿白细胞管型。

3、急性肾衰竭(损伤)高钾血症选择血液透析,血钾浓度的下限是:

A.5.0mmol/L

B.6.0mmol/L

C.6.5mmol/L

D.7.0mmol/L

E.7.5mmol/L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急性肾衰竭患者合并严重高血钾(血钾>6.5mmol/L)时,需行血液透析治疗。

考点:

肾脏透析指征

原内科肾透析指征

8版内科学P肾透析指征

外科肾透析指征

①CR每日升高>.8μmol/L(或>μmol/L)

②K+每日升高>1mmol/L(或>6.5mmol/L)

③BUN每日升高>8.9mmol/L(或>21.4mmol/L)

④酸中毒、C02CP<13mmol/L、pH<7.25

⑤出现水中毒症状和体征

⑥急性肺水肿

⑦无明显高分解代谢,但无尿2天或少尿4天以上

K+>6.5mmol/L

严重代酸pH<7.15

心包炎

严重脑病

容量负荷过重利尿剂无效

①CR>μmol/L

②K+>6.5mmol/L

③严重代酸

④尿毒症症状加重

⑤水中毒出现症状和体征

注意:

①急性肾衰竭合并高钾血症最有效的治疗——肾透析。

②常用肾透析指征:血钾>6.5mmol/L、血肌酐CR>μmol/L、血浆尿素氮BUN>21.4mmol/L。

4、男性,74岁。渐进性乏力伴面色苍白2个月。查体为贫血貌,有反甲,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率次/分,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Hb79g/L,RBC2.82x/L,MCV78fl,WBC5.0x/L,血小板x/L,首先考虑: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海洋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①老年男性,有贫血表现(乏力、面色苍白、贫血貌),Hb79g/L,可诊断为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fl,可诊断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有组织缺铁的表现(反甲),应诊断为缺铁性贫血(A对)。②再生障碍性贫血常表现为外周血红系、粒系、血小板三系减少,本例仅红系减少,故不答B。海洋性贫血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常有黄疸、肝脾肿大,而本例肝脾淋巴结均无肿大,故不答C。巨幼细胞性贫血为大细胞性贫血,MCV>fl,而本例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MCV)<80fl,故不答D。溶血性贫血常有贫血、黄疸、肝脾肿大三联征,故不答E。

考点:

缺铁性贫血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分类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MCV(fl)

<80

80~

MCHC

<32%

32%~35%

Hb、红细胞

降低

降低

白细胞

正常或减低

降低

血小板

正常或减低

降低

网织红细胞

正常或轻度增高

降低

血片

红细胞体积缩小,中央淡染区扩大

形态正常,数量减少

骨髓

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

“核老浆幼”现象

粒系、巨核系——正常。

骨髓涂片铁染色示铁粒幼细胞减少或消失

①多部位骨髓增生低下,红系、粒系、巨核系明显减少,形态大致正常

②非造血细胞比例↑

③骨髓小粒无血细胞

④骨髓活检示造血组织均匀减少,脂肪组织增加

注意: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再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恶性组织细胞病、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等。

-End-

推荐阅读

戳关键词即可阅读

课程简介

笔试前60天,适合你的面授班及网络班简介丨历年真题班、核心串讲班简介

近期课程

9天考前密训(7月27日-8月4日)丨30天通关大讲堂丨详询:

报班

银成医考官方微店直接下单!

联系银成医考老师!

文老师

贺老师

张老师

江老师

张老师

成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jgw.com/jbcs/14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