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低钾血症 > 疾病危害 > 李医生学艾灸读书报告系列之八红斑狼疮篇
李医生学艾灸读书报告系列之八红斑狼疮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台湾一位网络作家写的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该小说后来还改编成了电影和电视剧,剧中的女主人公轻舞飞扬得了绝症,不幸病逝。看过电影和电视剧的观众一定知道,轻舞飞扬的病有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脸上有蝴蝶斑,这种病症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红斑狼疮。看过小说和电影的朋友一定记得,女主人公家里还是蛮有钱的,给她治病的也是国外的西医,但是呢,医生说是绝症,没有办法治好,最后轻舞飞扬还是不幸的永远离开了,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同名电影当时不知赚取了多少青春少女的眼泪。我们今天就来讲一下红斑狼疮这个疾病。
西医观点:红斑狼疮(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5~40岁女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疾病谱性疾病,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深在性红斑狼疮(LEP)、新生儿红斑狼疮(NLE)、药物性红斑狼疮(DIL)等亚型。
病因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0.4%~0.5%的SLE患者的一级或二级亲属患LE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单卵双生子通患SLE的比率可高达70%(24%~69%),而异卵双生子该比率为2%~9%;目前发现与SLE有关的基因位点有50余个,多为HLAⅡ、Ⅲ类基因,如HLAⅡ类D区的DR2、DR3、DQA1、DQB1和HLAⅢ类基因中C4AQ。
2.性激素
本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妊娠可诱发或加重SLE。但证据尚显不足。
3.环境因素及其他
紫外线照射可激发或加重LE,可能与其损害角质形成细胞,是DNA发生改变或“隐蔽抗原”释放或新抗原表达致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损伤相关。药物如肼苯达嗪、普鲁卡因、甲基多巴、异烟肼、青霉素等均可诱发药物性红斑狼疮。某些感染(如链球菌、EB病毒等)也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临床表现盘状红斑狼疮:主要侵犯皮肤,是红斑狼疮中最轻的类型。少数可有轻度内脏损害,少数病例可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初起时为一片或数片鲜红色斑,绿豆至黄豆大,表面有粘着性鳞屑,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色素明显加深,略高于中心。中央色淡,可萎缩、低洼,整个皮损呈盘状(故名盘状红斑狼疮)。损害主要分布于日光照射部位,如面部、耳轮及头皮,少数可累及上胸、手背、前臂、口唇及口腔黏膜也可受累。多数患者皮损无自觉症状,但很难完全消退。新损害可逐渐增多或多年不变,损害疏散对称分布,也可互相融合成片,面中部的损害可融合成蝶形。盘状皮损在日光暴晒或劳累后加重。头皮上的损害可引起永久性脱发。陈旧性损害偶尔可发展成皮肤鳞状细胞癌。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临床上较少见,是一种特殊的中间类型。皮肤损害有两种,一种是环状红斑型,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红斑,呈环状、半环状或多环状,暗红色边缘稍水肿隆起,外缘有红晕,中央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和毛细血管扩张,好发于面部及躯干;另一个类型是丘疹鳞屑型,皮损表现类似银屑病,为红斑、丘疹及斑片。表面有明显鳞屑,主要分布于躯干上肢和面部。两种皮损多数病例单独存在,少数可同时存在。皮损常反复发作,绝大多数患者均有内脏损害,但严重者很少,主要症状为关节痛、肌肉痛、反复低热,少数有肾炎、血液系统改变。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红斑狼疮各类型中最为严重的一型。绝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即有多系统损害表现,少数病人由其他类型的红斑狼疮发展而来。部分病人还同时伴有其他的结缔组织病,如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形成各种重叠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多样,错综复杂,且多较严重,可由于狼疮肾炎、狼疮脑病及长期大量使用药物的副作用而危及患者生命。
深部红斑狼疮又称狼疮性脂膜炎,同样是中间类型的红斑狼疮。皮肤损害为结节或斑块,位于真皮深层或皮下脂肪组织,其大小、数目不定,表面肤色正常或淡红色,质地坚实,无移动性。损害可发生于任何部位,最常见于颊部、臀部、臂部,其次为小腿和胸部。经过慢性,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治愈后遗留皮肤萎缩和凹陷。深部红斑狼疮性质不稳定,可单独存在,以后即可转化为盘状红斑狼疮,也可转化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或与它们同时存在。
新生儿红斑狼疮,表现为皮肤环形红斑和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有自陷性,一般在生后4~6个月内自行消退,心脏病变常持续存在。
药物性红斑狼疮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痛、肌肉痛、面部蝶形红斑、口腔溃疡,可有浆膜炎。ANA、抗组蛋白抗体、抗ss-DNA抗体等可为阳性。停药后逐渐好转,病情较重者可给予适量糖皮质激素。
1.一般治疗
(1)应该树立和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心。
(2)避免日晒,对日光敏感者尤应注意。外出应注意防晒,忌用光敏作用药物,如吩噻嗪、氢氯噻嗪、磺胺类药和灰黄霉素等。
(3)避免过劳,急性或活动期SLE应卧床休息。避免妊娠,也不宜服用避孕药,有肾功能损害或多系统损害者避孕失败宜早做治疗性流产。
(4)避免受凉感冒或其他感染。
(5)增强抵抗力,注意营养及维生素补充。
2.皮肤红斑狼疮的治疗
(1)系统治疗①抗疟药如羟氯喹,待病情好转后减为半量。一般总疗程为2~3年。②沙利度胺可试用,出现疗效后药物减量维持,并继续治疗3~5个月,在大多数患者有效,但停药易复发。③泛发病例可口服小剂量激素。
(2)局部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每天2次,或封包。或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3.SLE的治疗
个性化非常重要,在SLE病人开始治疗前,必须对SLE病人病情活动进行评估,如抗核抗体、抗DNA抗体和低补体血症及脏器受损程度,如心、肾、肺病变,皮肤和浆膜炎等作出正确评价,再进行治疗。目前多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以病人在评价时10前的临床表现为评价依据,建议SLEDAI12分时,可用原双倍的糖皮质激素的剂量或需住院治疗。
我们来看一下,一种自身免疫病,就是说自己的免疫系统对自身起了免疫反应,所以西医治疗呢一方面是抗炎症,但这种炎症不是由细菌引起的,所以抗生素没有效果,只能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同时还要用免疫抑制剂,以降低对自身的免疫伤害。这两种药都有很大的副作用,特别是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会造成一系后果。
大量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常见副作用、
1.免疫系统:增加感染机会,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活性下降等。
2.肌肉骨骼系统:骨质疏松易于骨折,无菌性骨坏死、肌病等。
3.消化系统胃肠道:诱发消化性溃疡、胰腺炎等。
4.心血管系统:高血压、水钠潴留、加速粥样硬化等。
5.皮肤:痤疮、紫纹、多毛、皮肤变脆等。
皮肤损害:
1、皮肤出黑斑,
2、皮肤出皱纹,
3、酒糟鼻样皮炎,
4、痤疮样皮炎,
5、皮下弹性纤维断裂导致皮肤松弛,
6、毛细血管严重扩张(“红血丝”)
7、微小血管弥漫性扩张,尤其是在遇冷热等刺激后皮肤发红、发痒、发涨,
8、皮肤敏感性增高(既皮肤使用激素后,更容易出现过敏了)
9、皮肤早衰;
10、皮肤毛孔粗大,
11、皮肤出现异常增多、增粗的“汗毛”
12、激素依赖性皮炎
6.神经系统精神方面:神志改变、情绪波动、行为异常、失眠等。
7.眼部:白内障、青光眼等。
8.内分泌系统和代谢方面:糖耐量下降、糖尿病、体重增加、高脂血症、向心性肥胖、伤口不易愈合、肌肉萎缩、低钾血症、乏力、月经紊乱和急性肾上腺危象等。
9.反跳现象。
10.抑制小儿的生长发育,使小儿生长发育迟滞。
首先激素可引起皮下脂肪的重新分布,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肩、还会有痤疮、多毛等。
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会存在骨质疏松,骨骼变脆,加上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本身存在低血钙、高血磷的代谢异常的状态,容易并发病理性骨折、骨骼变形等,所以在进行激素治疗时,医生通常要给患者口服钙和维生素D,以及时补充体内钙丢失,减少病理性骨折发生的可能性。
服用激素可降低人体对感染的抵抗能力,使人容易患感冒、肺炎、尿路感染等,特别是在受外伤时,延缓伤口愈合,容易引起败血症。
激素促进胃酸分泌增多,导致食欲增强,多食易饿。还刺激胃肠粘膜,可导致腹部不适、腹痛、甚至便血等消化道症状。
激素还导致体内糖代谢紊乱,容易引起糖尿病。
在长期服用激素时,骤然停药会引起肾上腺皮质危象,导致的休克,危及生命。
中医辨证
SLE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外因为起居不慎,日光暴晒,感受邪毒,七情内伤,劳欲过度等,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毒热和瘀血内生而发病。病理变化为热毒炽盛,播灼营血,损伤血络,则见发热,舌咽溃痛,皮肤红斑,吐、呕、尿、便血。热灼阴虚,血瘀络虚,外邪痹络,则关节疼痛。阴虚气耗,邪毒痹心,则心悸气短,胸闷或痛,唇紫。阴虚血瘀,则低热,红斑色黯。肾阴亏损测头晕,脱发。阴损及阳,脾肾阳虚,则下肢浮肿,腰脊酸软。此外,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血行不畅,瘀毒内结测胁肋疼痛用办下块。
辩证分型
1.热毒炽盛症状:高热,面部红斑或紫斑,血疱,或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关节和肌肉酸痛,烦躁口渴,或神昏谵语。舌红或紫,苔薄黄,脉滑数。本型见于急性或亚急性病例。证候分析:热毒炽盛,则见高热;营血被播,里热炽盛,溢于肌肤,则为面部皮肤红斑。血炽而瘀,则为紫斑;瘀毒为患,则为血疱;热伤血络,则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瘀络虚,风湿热邪,痹阻经络,则关节肌肉酸痛;热盛伤津,则烦躁口渴;热入心营测神昏谵语;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均为热毒内炽,营血热盛之象,舌紫则为血热致瘀之象。2.阴虚血瘀症状:低热起伏或伴烦热,皮肤紫斑,肌肉酸楚,关节隐痛,或呈游走性红肿热痛。舌黯红,苔薄黄,脉细数。本型见于轻度活动病例。证候分析:热耗阴伤,阴虚血瘀,则低热起伏,皮肤紫斑;络脉空虚,则关节隐痛;风湿热邪由肌表入经络,痹阻气血测肌肉酸楚,关节游走性红肿热痛;舌黯红,苔薄黄,脉细数,为阴虚血瘀,络虚邪痹之象。3.气阴两虚症状:心悸气短,胸闷或痛,皮肤黯紫斑,口唇青紫,自汗不眠,或神昏狂躁。舌紫黯,苔黄,脉细数或结代。本型见于心肺损害或中枢神经损害的病例。证候分析:邪毒久郁,气阴两亏,心失所养测自汗不眠,邪毒痹心,则心悸气短,胸闷或痛;血脉瘀滞,则皮肤黯紫斑,口唇青紫;邪毒攻心,则神昏狂躁;舌紫黯,苔黄脉细数或结代,均为气阴两虚,邪毒痹心之象。4.肝郁血瘀症状:胁肋疼痛,胸闷脘痞,或见胁下疤块,皮肤黯黑,皮下瘀斑,月经紊乱。舌紫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弦或涩。本型见于肝功能损害、肝脾肿大的病例。证候分析:肝气郁结,血行瘀滞,则胁肋疼痛,胸闷脘痞,皮肤黯黑,皮下瘀斑;瘀毒内结,则胁下疤块;女子以肝血为用,肝郁血瘀,冲任失调,则月经紊乱;舌紫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弦或涩,均为肝郁血瘀,邪毒内结之象。5.阴阳两虚症状:红斑黯淡,腰酸,头晕目黯,脱发,面色少华,纳呆腹胀或便溏,神疲浮肿,畏寒肢冷。舌黯胖,苔薄,脉细弱。本型见于狼疮性肾炎病例。证候分析:邪稽正虚,肝肾阴血不足,无以滋养脏腑经络,则腰酸,头晕目黯,脱发,面色少华;阴损及阳,血少而滞,则红斑黯淡;脾肾阳虚,则纳呆腹胀或便溏,神疲浮肿,畏寒肢冷等;舌黯胖,苔薄,脉细弱,为阴阳两虚之象。
从上我们看出,病因就两个字虚和瘀
我们再来看艾灸作用: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所以说艾灸治疗红斑狼疮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灸法:
艾灸取穴:中脘、神阙、关元、命门、足三里、大椎、背部督脉(厥阴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
1.中脘穴
和胃健脾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处。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2.神阙穴
温经散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神阙穴位于肚脐的正中。
3.关元穴
扶正固本,培元补虚
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4横指宽)处。
4.命门
滋阴降火,接续督脉气血
命门穴位于腰部,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肚脐的正后方。
5.足三里
滋长气血,补肾益气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约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可将同侧手掌心正对膝盖骨中心,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指指尖所触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穴。
6.大椎
祛除颈部寒气,预防颈椎病
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将颈部稍微向前倾,在颈部与背部交界附近找寻,可以触摸有一凸出的最高点是第7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
7.背部督脉
心俞穴1.所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2.位置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主调病症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胸痛、心悸亢进、晕车、头痛、恶心想吐、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动过速或过缓、神经官能症等。
4.穴位图5.取穴方法正坐或俯卧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处即第7胸椎棘突,往上推2个椎骨(即第5胸椎),从其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脾俞穴1.所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2.位置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3.主调病症1.消化系统疾病: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胃溃疡,胃炎,胃下垂,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肠炎,痢疾,肝炎;
2.其它:贫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肾下垂,月经不调,糖尿病,肾炎,小儿夜盲,荨麻疹等。
4.穴位图5.取穴方法正坐或俯卧位。取一线过肚脐绕腹腰一周,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第2腰椎棘突,往上推3个椎体(即第11胸椎),再从其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肾俞穴1.所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2.位置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主调病症遗精,阳萎,遗尿,溺血,泄泻,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虚喘,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水肿,腰痛,及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等。
4.穴位图5.取穴方法正坐或俯卧位。取一线过肚脐绕腹腰一周,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第2腰椎棘突,从其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以上穴位,使用艾益生艾灸仪施灸,建议1天1次,每次2~3个穴位,每穴灸30~4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艾灸神器自由转动,°旋转艾灸仪
自由转动,°旋转艾灸仪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做艾灸釆用自由转铀,无限定向,不管坐着,躺着,任意角度都可以随心所欲做艾灸
真正做到无烟,无火,无烫伤1.采用智能芯片控制加热,模拟传统艾灸疗法,产生远红外和近红外线,让艾绒在有效的温度℃内散发药性,从而达到热能与药性传导至全身。2.不仅实现药性发挥,更实现了科技艾灸无烟,无火,无烫伤。
LED红光灯促进血液循环释放人体有益远红外线波段8-14微米,促进血液循环,强化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聚热设计超强渗透真正做到极限渗透倒金字塔形聚热设计及出热口网点设计,使灸感彻底释放
方便简单丨智能体验1一键体验
2方便折叠
3随时移动
艾灸仪火热招商中!!!!
艾益生艾灸仪舒女士
李先生
北京十大最好白癜风的医院著名白癜风医院